一体两翼和四县三区

更多
全省老干部局(处)长学习贯彻党... 2023年泸县云锦镇梨花文化艺... 曹阳暗访两会期间森林防灭火和煤...

关于我们

更多

中国酒城文化网是一家宣传醉美泸州、长江文化带 、酒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长江奇石文化、企业文化等的综合性网站

联系我们

  • 地址:大梯步文化广场.赏石看人生
  • 联系人:周先生 刘先生
  • 电话:0830-3620611 3192589
  • 邮箱:1749281924@qq.com
泸州: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按程序开展县改市工作
发布时间:2015-02-25 16:13:52

 去年12 月底,因较好的先天条件和后天优势,泸州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级市。

  机遇是流动的资源。错失一次机遇,就可能错过一个发展周期;抓住一次机遇,就可能实现一次新的跨越。善抓机遇的泸州正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压、有序推进、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增强自身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在全国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2017年 泸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52.2%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上,泸州总体目标明确:努力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底蕴丰厚、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成在成渝经济区有重要影响、在全国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型城镇化先行市,为泸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创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设区模式等,成为泸州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举措,目的就是探索总结出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普适经验,为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强筋健骨。

  具体规划中,到2017 年,泸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7%,实现新增38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2020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实现新增42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逐步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间的差距,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部常住人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同时,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不断创新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在人、地、财等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基本消除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让更多的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步进入城市,转化为市民。”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介绍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对此,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我市将科学测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合理确定各级政府、企业、个人等分担比例。政府主要承担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及市政设施等方面的公共成本,社会和企业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成本和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等,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并承担相关费用,加快创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我市还将全面开放城镇落户限制,积极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在4个县城率先试行城乡统一的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上述人员说。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有关人员表示,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是就业,但靠行政命令无法解决人的流向,因此城镇化的推进还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对此,我市将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率,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强财源培育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将促进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争取省级发债资金向本市倾斜,提高直接融资能力,规范采用PPP等项目方式,提高间接筹资能力。还将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按照市场化原则整合现有投融资平台,成立以服务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业务的投融资集团;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入住泸州;探索推进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集中发展区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重点产业开展资本市场和融资租赁的改革试验。这些的目的都是为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的建立。为了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设市设区模式,我市将全面简政放权,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进入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此外,泸州将引入社会化管理主体,完善政府支持社会社区组织发展和购买服务政策体系。在调整优化行政管理层级和行政区划时,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在项目管理、经济管理、城镇管理等方面具有县级政府管理权限,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而在中心城区推行三级政府两级管理,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按程序开展县改市工作。

  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去年,泸州市已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引导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 20278人落户城镇。5个乡撤乡设镇,改设或增设街道办事处5个。今年,我市将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社会保险衔接制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同时启动泸县撤县设区工作,支持合江加快撤县设市进程,有序推进乡镇区划调整。

  在加快中心城区建设上,泸州将加快改造提升老城区品质和功能,加快建设“两江新城”,统筹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方面,我市将指导4个县城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泸县、合江县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叙永、古蔺的县城建设,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着力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示范作用强的重点集镇,力争2至3个镇列入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重点围绕“两线两点一基地一龙头”,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及困难户、无房户农房建设。

  在新的机遇下,泸州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正稳步提升,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泸州正快步迈进。

备案号:蜀ICP备2025122193号-1 川公网安备51050202000152号